成都日报:四川足球寻找支点的年代

成都日报:四川足球寻找支点的年代

最后时刻功亏一篑,四川鑫达海冲甲失败,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,在外界看来也许是一种偶然,然而在熟悉中国职业足球运作的人看来却是一种必然。

中国足球职业化二十多年了,高投入已经成为职业足球的一个代名词。2015年,投入最多的中超豪门广州恒大一个赛季投入超过12亿元,其他俱乐部的投入也均在2亿元以上,至于中甲联赛,也进了“亿元时代”。中乙联赛呢?中乙球队投入多少才能冲甲?恐怕不是以往的区区几百万元就可以实现的。今年进入决赛的梅州、大连两队,都投入了数千万元。四川鑫达海呢?恐怕只有对手的十分之一,半年的投入恐怕还不如对手冲甲的奖金多。站在这个角度去思考,四川鑫达海最终没能冲甲成功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
一支一直处于动荡之中、投资人一年两变、资金链随时都可能断裂的俱乐部,如果冲甲成功,在外界看来也许是天方夜谭。从四川鑫达海俱乐部,再联想到这些年来消失的众多足球俱乐部,我们不难发现,其实大家的问题是共同的——成都天诚、四川力达士、四川美联蜀、四川欣宝,莫不是受困于资金不足。财力的不足,造成了他们匆匆而来,然后又仓促撤退,留给四川足球一地鸡毛和许多伤心的人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